北极星固废网消息: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如皋市人民政府发布《如皋市垃圾分类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填补了源头减量不足、分类投放不准确、处置能力不足、设施设备不配套等不足,进一步完善了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稳步提高了源头减量、分类质量效率和处置能力,实现了科学源头减量、准确分类投放、规范分类收运、多元化分类处置和全球覆盖。全文如下: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公室)和市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如皋市人民政府
2020年5月9日
如皋市垃圾分类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城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目标,切实改善生活生态环境,根据江苏省和南通市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年补短板,两年改进,三年出成效”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垃圾分类处理质量和效率、体制机制优化、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三大着力点,进一步完善组织推进机制,全面宣传发动, 严格监督考核,努力有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1)2020年的不足:源头削减不足、分类投放不准确、处置能力不足、设施设备不一致等不足,需进一步补充。
1.主城区实现了居民区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12个居民区开展了“两定一撤”垃圾分类试点(通过定期定点投放和合并桶的方式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四种分类)。
2.巩固和提高城南街全球垃圾分类示范项目的成效;镇(区、街道)政府所在地的村(社区)和人居示范村(社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加大农村有机易腐垃圾现场生态处理的推广力度;完成4个以上镇(区、街道)生活垃圾转运车辆和转运站升级改造,完成全市农村垃圾收集点退池(箱)工作20%,完成全市农村村级生活垃圾转运点达标整改。
3.上海电力粉煤灰填埋场二期工程和凌青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2)2021年注重升级: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稳步提升源头减量、分类质量效率和处置能力。
1.巩固居民区垃圾分类成效,新增15个居民区“两定一撤”垃圾分类试点项目。
2.如全市及城北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其他城镇建成区的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村居达到20%;完成4个以上乡镇(区、街道)生活垃圾转运车和转运站升级改造,完成城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池(箱)设桶工作50%。
3.规划建设餐厨垃圾终端处置项目,完成上海市电子垃圾焚烧技术改造项目。
(3)2022年取得成效:实现科学减源、精确分类投放、标准化分类收集和运输
1.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建设。按照“全过程闭环、全链管理”的要求,加强分类收集运输体系建设,根据区域内生活垃圾产生量配置充足、齐全的分类运输车辆,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加大收运单位资质管理,完善全流程分类流程登记管理制度,规范分类收运操作如下;各村(社区)、居住区应建立日常收集运输记录,对可回收材料、有害废弃物、其他废弃物、餐厨垃圾(易腐)建立“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管理运行记录,确保各类生活垃圾的全过程分类和闭环。
2.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积极推进城镇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文明办、城管局、教育局、卫健委、商务局、市场监督局、工会、共青团、妇联、市公共机构节能办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行业监督员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推动作用,督促各管理机构和下属单位认真落实垃圾分类组织推进、宣传动员、设施配置、检查指导等工作。逐步扩大城区“两定一撤”居住区试点范围,提高垃圾分类质量和效率。积极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垃圾分类居民的登记率、参与率和投递准确率。城镇(区、街道)在政府所在地社区和人居示范村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加大农村有机易腐垃圾现场生态处理推广力度,逐步扩大农村垃圾分类覆盖面。
3.餐厨垃圾的规范化管理。完善餐厨垃圾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餐厨垃圾规范化管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完善餐厨垃圾集中收运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环卫部门收运向专业收运单位统一集中收运的转变。严格执行餐厨垃圾特许经营管理规定,严格执行餐厨垃圾流向管理规定,巩固主城区全覆盖效果,开展城镇餐厨垃圾调查,进一步摸清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数量、流向和处置方式,科学配置专用收运设施设备,夯实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基础。餐厨垃圾终端处置项目的规划与建设。进一步加大对餐厨垃圾相关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不按规定处置餐厨垃圾的生产单位的违法行为,组织餐厨垃圾集中收集、运输和处置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收集、运输和处置餐厨垃圾如饲养泔水猪、加工销售餐厨垃圾废油等行为,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4.建筑垃圾的标准化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加强建筑垃圾排放、运输和消费各环节的管理。完善源头削减和控制机制,进一步推进源头分类。城镇(区、街道)设立建筑垃圾处置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并规范管理;加强
2.分类指导机制。按照标准配置专职人员,实行指导员、宣传员、志愿者。同时整合社区邻里、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专业公司、热心志愿者等力量,形成职责明确、分工明确、协商互动的工作指导网络,每个社区和小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上门指导。实行“两决定一退出”试点的每个居住区不少于2名专职人员,在固定配送管理区域和固定配送时间内的每个配送点都有工作人员现场指导。
3.宣传发动机制。制定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化的垃圾分类宣传模式,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宣传阵地,以及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和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加强社会动员,不断扩大宣传受众,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全面开展以“垃圾分类新风尚”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垃圾分类“四进”(进机构、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将垃圾分类作为“道德讲堂”和支部学习的内容,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和知识培训。继续组织“寻找垃圾分类人才”等典型培养宣传活动。各社区和居住区应当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宣传活动,加强对公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宣传和指导,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4.示范激励机制。积极培育和奖励一批废弃物分类示范社区和示范小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示范小区给予3万元补助,对实行“两决定一退出”的居住小区每年给予10万元补助。每年对“垃圾分类专家”进行评比表彰,全年对50名“垃圾分类专家”进行评比表彰,每人奖励1000元。
5.监督评估机制。将垃圾分类处理纳入治污治污、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创建文明单位等检查考核范围,建立“月检、季检、年评”机制。对比《如皋市垃圾分类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江苏省垃圾分类小区评价标准》和《江苏省垃圾分类小区评价表》,加强对垃圾分类日常指导、参与率、投放准确率的监督评估。市城管局和市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将牵头将推进城镇(区、街道)垃圾分类纳入污染防治、农村生活环境专项整治和创建文明单位等重点工作考核。
(3)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圾综合处理能力
1 .推进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标准监管。要加强封闭改造收集设施和消毒、保洁管理,尽快消除污垢、破损、非法占用等问题。推进城市分类密封垃圾收集站(配送点)建设,推动将收集站配置建设要求纳入土地出让和新建、改建房地产项目审查,推进主次干道撤桶。三年后,村垃圾池改桶,村级转运点(池)标准化。
2.推进中转站规范化管理。城镇(区、街道)负责土地利用、建筑施工、场地硬化、墙体绿化、渗滤液处理、污水管网铺设等基础工作。在市政一级,转移设备(包括称重和气味控制系统等。)的转运站实行统一招标,国有公司角头集团高欢公司负责设备采购和运营管理
4.推进垃圾处理能力建设。提高生活垃圾处置能力,推进炉排炉技术改造扩建工程和粉煤灰填埋场二期建设,实现每天2250吨生活垃圾和31.8万立方米粉煤灰的处置能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建成后,年处理能力不低于10万吨;完成邵庄临时消纳场建筑装饰垃圾的处理。规划建设餐厨垃圾资源终端处置项目。在主城区有效建立流动垃圾转运配套设施。
5.推进垃圾处理平台建设和监管。推进城市垃圾分类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采用“互联网”手段,建立垃圾分类溯源、标识和计量系统,积极推进以户和党政机关为单位的分类计量管理模式。建立智能环卫管理系统,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收运管理、垃圾焚烧厂数据、粉煤灰填埋监管等应用系统,探索建立行业监管第三方监管系统,采用“信息系统专业人员驻厂监管”模式,督促企业规范操作,严格控制风险,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三、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地位,增强政治责任感。垃圾分类不仅关系到社会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活环境的有效改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和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思想观念,以踩石留铁的顽强精神,全面推进本乡镇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切实把握细节和现实。
2.加大资金投入,实行金融担保。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市财政加大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资金投入,市政府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整合农村河道长期管理保护、人居改善、垃圾处理费等专项资金,以及南通市占用补偿平衡补助的县级统筹资金和部分预算资金,完成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和运输车辆的改造升级,确保城镇(区、街道)转运站和垃圾转运工作所需资金。
3.加大检查力度,严格监督考核。市纪委监察委员会、组织部(办公室工作委员会)、城管局、市公共机构节能办要密切沟通配合,完善考核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组织对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住宅小区等进行实地检查考核。在城市里。并对工作给予扎实有力的通报和表彰;因工作推进不力,影响我市优质发展和污染防治考核的,将酌情问责或组织。